第一次交战:穰山对决
在穰山的这场激烈对决中,刘辟本应保护刘备的安全,但曹军将领张郃和高览紧追不舍,丝毫不给刘备喘息的机会。当高览追上刘辟时,经过一番交手,刘辟不幸被击杀,刘备失去了他唯一的私人保镖,心中愤怒至极,甚至几乎落泪。在这紧张时刻,赵云英勇现身,他毫不犹豫地一枪刺杀了虎将高览,又迅速冲散了张郃的后军。接下来,赵云与张郃展开了长达三十回合的激战,最终,张郃因感受到赵云的强大压力,毅然拔马而逃。张郃之所以选择退却,是因为他深知,自己刚刚目睹了高览被赵云一枪刺杀的惨状,内心充满了忌惮,不敢再与赵云硬碰硬。
第二次交战:长坂坡对决
长坂坡之战,被誉为赵云的成名之战,也是张郃一生的耻辱。那时,曹军数万大军将赵云团团围住,其中张郃为主力之一,试图阻止赵云突围。然而,赵云却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勇气成功突围。两人在战场上首次相遇时,赵云与张郃激战了十余回合,但赵云心中挂念着怀里的刘禅,担心小阿斗的安全,于是选择暂时撤退。正当赵云焦急逃跑时,却落入了张郃事先设下的陷马坑。赵云和战马一同掉入坑中,眼看陷入困境。张郃看到这一幕,心中大喜,拍马挥枪准备一举刺杀赵云。然而,命运似乎站在赵云这边,突然一道红光闪现,赵云以惊人的速度从陷马坑中跃起,继续神采飞扬地驰骋。此时,张郃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,心生恐惧,立刻选择撤退。赵云带着小阿斗成功逃脱了张郃的追击,躲过了一劫。
第三次交战:汉水对决
在长坂坡战役后,赵云和张郃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次交锋。直到汉水对决时,两人再度在战场上碰面。这时,黄忠正在与曹军激烈对抗,张郃与徐晃联合围攻黄忠,黄忠身心疲惫,始终未能突破包围。赵云见状,毅然决定前去支援黄忠。当他赶到北山下时,黄忠已被困于曹军重围中,无法突围。赵云见状,怒喝一声,骑马冲进敌阵,手持龙胆亮银枪,势如破竹,曹军见到赵云杀至纷纷退避三舍。尽管张郃和徐晃实力强大,但依然无法阻挡赵云的进攻。赵云顺利救出了黄忠,成功将其带回大营。赵云的勇猛让张郃和徐晃深感震撼,二人不敢再与赵云交手,反而选择退避三舍。
展开全文
三次交锋中的变化
仔细回顾张郃与赵云的三场战斗,可以明显发现,张郃与赵云的对决越来越短。第一次在穰山之战,张郃与赵云交战了三十回合,最终被迫撤退。第二次在长坂坡之战中,虽然赵云陷入险境,但最终成功脱险,并吓得张郃立刻撤退。到了第三次汉水之战,张郃与徐晃看到了赵云的无敌枪法后,竟然选择完全避开,与赵云不再交手。第一次交手三十回合,第二次十几个回合,第三次完全避免交战,张郃的选择与变化极为明显。
笔者认为,张郃的行为并非出于懦弱,而是他在战场上极为谨慎,懂得“顺势而为”的重要性。在第一次交锋时,张郃就已经意识到赵云的非凡之处,他知道继续与赵云交战,可能会导致自己的惨败甚至死亡。因此,张郃选择了避开与赵云的直接对抗,只在有利时出击。虽然张郃的聪明才智让他在曹操死前未能受到足够重视,未能像张辽一样被封为一员猛将,但正是他的这种精明,使他能够活到曹操死后,并在之后的战场上继续发挥作用。
张郃并非那种拼死追求荣誉的将领,而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。他从袁绍的阵营起步,但在感觉前途无望后,他果断投靠了曹操,最终成为曹魏的重臣。张郃在战场上并不想为了赢得荣耀而拼尽全力,而是非常注重自己的生命安全。相比高览那样的勇猛将领,张郃更加懂得保护自己,这也为他后来在蜀汉后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保障。如果他像高览一样过于拼命,可能早已在与赵云的战斗中丧命,未能迎来日后的官运亨通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